首页

sm在线视频观看

时间:2025-05-28 20:14:35 作者:日本采风团里的“山西迷” 浏览量:11574

  中新网太原5月27日电 题:日本采风团里的“山西迷”

  作者 刘小红

  “山西的文物古建、文化等都保存得很好,这里有许多值得向海外推广的文旅资源。”日本原参议院议员、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滨田和幸,在探访了山西多个景区景点后,建议山西官方应加大海外宣传力度,让更多人了解山西文化。

  27日,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“山西文化年·超级好风光”日本2025文·艺·旅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。

“山西文化年·超级好风光”日本2025文·艺·旅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。冯学敏摄

  活动期间,来自日本的21位文化学者、艺术家、旅行社及媒体代表组成采风团,将实地探访云冈石窟、五台山、乔家大院、关帝庙、晋祠等景点,深度体验山西独特的文化特色。

  已经来中国百余次的滨田和幸,此次是第一次踏足山西。“早就听闻山西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,且美食众多,这次来到这里,发现所言果然不虚。”滨田和幸毫不掩饰对山西的喜爱。他不仅对山西的文化和美食称赞有加,还对山西在文旅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、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等方面予以赞美。

  滨田和幸认为,应该让日本的年轻人多来山西看看。“以前的文化历史,对年轻人来说,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。”他表示,回到日本后,会积极鼓励身边友人的孩子们来山西亲身感受。

  同样对山西文旅资源兴趣浓厚的罗玉泉,是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。他直言“太古老了,果然地上文物看山西”。

  谈及从前对山西的印象,采风团成员们大多只知道山西盛产煤炭,“听说人还没到山西,脸已经黑了。”如今,探访山西已经一周时间的日本采风团,不少人都颠覆了对山西的认知。

  山西的青山绿水、便利的交通、优质的住宿餐饮以及景区的软硬件设施等,都给采风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尤其是山西民众的热情好客,让大家倍感温暖。“采风团成员中有人腿脚不方便,酒店、景区的工作人员会帮忙搬行李,或者搀扶,大家觉得很暖心。”罗玉泉说。

  其实,日本民众对山西文化十分喜爱。罗玉泉介绍,今年在日本举办的“晋韵华章”山西文化年开幕公演在东京引发关注,容纳千余人的场地座无虚席。

  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,罗玉泉计划将此次采风成果制作成纪录片、歌曲、画展等形式,并结集成册,在日本进行推广。为了让山西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更加便捷,罗玉泉建议开通太原直飞日本的航班,“希望更多的日本人能够了解山西,让更多的人来山西学习、旅游、交流。”

图为冯学敏制作的美食图集。受访者供图

  在“邂逅”山西的这段时间里,在日华人摄影交流协会会长、摄影家冯学敏,将在山西品尝到的每一道美食都拍照留念,并打算在返回日本后做成影集供大家回味。“回去后要一张一张标清楚菜名,看的时候可以回味当时品尝的感觉。”冯学敏说。

  除了美食,冯学敏将在山西看到的文物古建、自然风光等尽数“收藏”在自己的相机内,只为留住“山西时光”。

  日中青少年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、书法家潘桂芳,是一名在日华人,他在日本已经生活了30多年。“日本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”潘桂芳表示,“我现在致力于中日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工作,希望两国的青少年多交流互动,要多‘走出来’才会获得更多成长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“公证减证便民提速”活动答记者问

“街道、社区化解不了的矛盾得有机构来兜底。”孙安滨说。一旦发生矛盾,居民可通过“矛盾纠纷随手报”小程序上报,如社区调解遇到困难,可上转街道,如依旧无法化解,则上转中心,形成三级联动体系。

纪念昙石山遗址发现70周年 史前彩陶联展福州启幕

据“海安发布”微信公众号,4月2日,江苏省海安市商品房“以旧换新”房票集中发放仪式举行,首批15名置换业主签约后,当即领到工作人员现场制作的房票。这标志着海安市“以旧换新”购房政策在全省率先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。

获刑十三年 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曲敏受贿案一审宣判

接受邀请后,分队抽调12名医护人员,组成内科、外科、骨科、皮肤科以及超声诊断医师等医疗援助组,携带等多种诊疗仪器及药品,前往埃贝尔萨奇村提供免费体检和医疗救治。

习主席的这本书,智利总统博里奇带到了会场

“实际上不少人现在从事行业在几十年前根本就不存在,就像没有谷歌之前大家也想象不到查资料可以赚钱。”在接受中青报·中青网专访时,卫炳江对于新技术是不是会导致失业一事态度比较乐观。他认为新技术出现必然会取代一些工作,但也会有新的岗位出现,只是我们暂时没想到。他用工业革命对农牧业的影响类比道:“工业革命前大多数人或许都在从事农牧业,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做这个呢?但相比工业革命前,现在明显我们的人口更多了,我们的生活也更好了。”

近观|“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”

再例如,敦煌壁画的吐蕃建筑中出现的弯柱子形式,可得到西藏古文献的印证。《西藏王统记》记载了很多吐蕃时期的古寺院,其中有将柏树梢向内弯曲建造两层木构覆钵塔的过程。吐蕃建筑形式很多,在具有吐蕃影响的区域里能找到相应遗存,敦煌壁画里保留了它们的早期形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